寫這篇文章之前,我要先強調,趨蟲與否,或許蔡師傅提出的觀念與其他前輩不一樣,這是個人見解不同。
由於討論區裡面大家意見分歧,有時候對於用藥方面,許多魚友也有各種不同的看法。

許多魚友,時常私下與蔡師傅連繫、以短訊息、電話、到店跟我進行交流,更有許多錦鯉場、孔雀魚繁殖場的朋友一起交換心得。
因為平常事情繁多,所以我只能慢慢回復大家的問題。
先簡單回覆一個問題

1.是否要趨蟲?

在我的觀念裡,這是必須的。

所謂的寄生蟲,之所以稱為寄生蟲,主要以吸取宿主身上的營養,一般而言,多數的寄生蟲以口器吸取宿主的營養,多數會造成傷口,並且造成後續的黴菌或者細菌感染。

外寄生蟲:在體表的一般分為腮部或皮膚,觀賞魚常見的原蟲性有 斜管蟲、口絲蟲、車輪蟲、白點蟲、卵圓鞭毛....。吸蟲類,分為複殖吸蟲與單殖吸蟲等。單殖吸蟲比較被一般魚友所知,最常聽到就是寄生在腮部的指環蟲, 與寄生蟲在腮部與皮膚的三代蟲。利用口器造成腮部或皮膚創傷,續發感染,影響氣體交換能力,造成腮部呼吸急促,或者細菌感染。

內寄生蟲:容易造成腸道、腸阻塞,並且寄生在某些臟器,導致腺體分泌異常、生理機能下降。就像腸道寄生蟲常常使腸管的組織剝落、壞死造成二度感染,形成脹氣腹水。尤其某些消化道免疫能力較差的魚,更是頭痛。

一般常遇到的內寄生蟲、包括線蟲、絛蟲、吸蟲及原蟲
寄生蟲學文獻上或學理上都是趨於這樣的分類,我不曉得為什麼水族的文章裡面,把絛蟲列在線蟲裡面。絛蟲是扁型動物門的絛蟲綱、吸蟲是扁型動物門的吸蟲綱、線蟲是圓形動物門
如果要說相近,吸蟲和絛蟲還比較相近,可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吧。

一般而言,用藥上真的很複雜,沒辦法一種藥有效地治療全部的疾病,所以還是請魚友們要跟專業的水族業者與獸醫師做諮詢,對症下藥才是正確的方式,而不是人云亦云,google一下吸取很多錯誤的資訊。
希望有機會與大家一起交流,分享經驗。

感謝大家

蔡師傅  0982 220 272
原發文於: http://www.cfish.idv.tw/viewthread.php?tid=110880&extra=page%3D10

蔡師傅臉書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quaqueen168
蔡師傅臉書粉絲專頁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stertsai168/
蔡師傅水族同樂會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779601292057861/

arrow
arrow

    蔡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